我们的雷锋丨紫金草志愿者跨越语言和肤色,只为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
来源:现代快报    2023-03-05 09:02:25

现代快报讯(记者 徐梦云 季雨)3月4日上午,一群穿着紫色背心的志愿者,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厅中,向前来参观的观众讲述南京大屠杀历史。他们是紫金草志愿者,也是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的传播者,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。


(资料图片)

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承载着世界记忆、家国情怀,在这肃穆沉重之地,紫金草志愿服务队29年如一日,把传播历史、守护和平的责任扛在肩上。据悉,纪念馆自1994年成立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以来,注册志愿者达到23918名,且逐年增加。

跨越语言和肤色,不断壮大的志愿队伍

1994年,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志愿服务队成立。29年来,注册志愿者人数从最初的60人发展到现在的23918人。2022年同比新增志愿者127名,其中国际志愿者87名,累计服务时长同比增加508小时、场次增加254场。志愿者中有幸存者后代,有南京大学生,还有来自多个国家的国际友人。

△国际志愿者在向观众讲解

陪伴紫金草志愿服务队一起成长的是南京晓庄学院。从1994年起,南京晓庄学院就组织成立了志愿讲解服务队。29年来,共有926名同学加入讲解队,累计服务时长达7万小时。南京晓庄学院讲解队队长曹圣梓说:“我们用声音传播历史,传递正能量,相信这志队伍能薪火相传。”此外,还有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、南航金城学院等高校的学生们,都在利用课余时间做志愿服务。

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,纪念馆汇聚了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紫金草国际志愿者。他们用自己的特长和语言,通过志愿讲解、翻译史料、参加国际交流活动等多种方式,向世界讲述历史。

来自纳米比亚的史瓦家目前在东南大学建筑系攻读研究生,她在YouTube开设了个人频道,粉丝超过15万。她曾在YouTube上发布一段参观纪念馆的视频,并在视频中介绍南京大屠杀历史。国际志愿者们用自己的行动,共同守护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。

薪火相传,用温度去传播这段悲惨的历史

作为“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” “国家一级博物馆”,纪念馆年度累计接待观众达752.1123万人次,月接待观众量最高达113.12万人次。每年七八月份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也是纪念馆参观人流量最多的时候。为了减轻大家的工作量,一些工作年限稍长的“老讲解员”会主动多承担一些讲解任务,汗水浸湿的衣裳湿了又干,干了又湿。今年67岁的李国荣,有着14年的志愿服务经验,2019年加入紫金草志愿服务队,她说:“我和志愿者们一起参与讲解、引导、演出等志愿服务,希望用最有温度的声音传播历史,传播和平理念。”

△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外孙女夏媛

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的外孙女夏媛,也是紫金草志愿服务队的一员,成为志愿者已经有七八年的时间了。她告诉现代快报记者,外婆一直有一个心愿,希望可以一直讲述这段历史。“外婆今年已经94岁了,年事已高,最初陪着外婆参加活动,我就被她的执着感染。作为她的后代,我觉得我有义务传承下去,我的孩子现在是年龄最小的‘历史记忆传承人’,我希望他能从小接过接力棒,传播这段历史。”

2018年4月,来自重庆万州一家工厂的350余名残障匠人,冒雨驱车赶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。对于这批特殊的参观者,纪念馆开启绿色通道,团队成员早早就站在入口处等待,确保匠人们安全通行。在集会广场,讲解员一字一句地向匠人们介绍纪念馆基本概况、国家公祭活动等,手语翻译员为聋哑匠人们进行翻译;在墓地广场,讲解员们拉着盲人师傅的手一遍遍触摸纪念碑上的文字。

多年来,志愿者们用有温度的服务,感染着每一个前来参观的观众。

带着荣誉,继续守护城市之殇

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。这意味着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不仅是南京记忆,中国记忆,更成为了世界记忆。

△紫金草志愿者

为了讲好纪念馆故事,更好服务社会,纪念馆组织成立“紫金草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”,同步设立“紫金草志愿服务队”,利用社会力量,采用送展览、送讲座、送演出的方式进入到院校、部队、社区,以多种形式参与社会教育活动,传播历史知识。

纪念馆公众服务处先后被国家授予“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”“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”“江苏青年五四奖章集体”“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”“南京市工人先锋号”等荣誉称号,先后培养了“全国优秀导游员”“南京市金牌导游员”等拔尖旅游人才数十名,并多次在全国导游员大赛、市级讲解员大赛中获得佳绩。

正是这样一支队伍,他们守卫着城市之殇,让静止的文物变得有声音、有故事、有温度。

(编辑 周冬梅)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世界玩具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   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

回顶部